历数八年非遗传承路,作家江觉迟开启对话分享会

大皖新闻讯 9月21日下午,一场兼具文化温度与非遗深度的主题图书阅读分享会在合肥市包河区图书馆举办。知名作家、安徽省级非遗项目民间故事《裁襟励子》传承人江觉迟受邀参加,在嘉宾主持人马丽春的推介下,她为现场读者讲述8年来自己的乡梓非遗传承保护之路,开启了一场非遗与文学对话的分享会。

图为分享会现场。

江觉迟自2018年回到故土,便以一颗赤子之心深耕非遗传承保护领域。她不仅为国家级非遗《桐城歌》、省级非遗《裁襟励子》做了大量的工作,更是以创新的思维,为历史久远的非遗项目注入新的活力。比如她主导拍摄的《渔歌声声慢》纪录片,让桐城渔歌的婉转韵律穿越时空,在时代光影中流转;她撰写的专著《桐城渔歌记忆》,为桐城渔文化留下珍贵的文字印迹;她还先后牵头建成桐城嬉子湖镇渔文化展示馆、裁襟励子母教馆、非遗馆等实体展馆,将非遗项目打造成“活态课堂”,让沉睡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现实社会中展示风采。

图为江觉迟在分享会上。

分享会上,江觉迟将其传承路上的酸甜苦辣和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坚守娓娓道来,言语中充满对故土的深情。江觉迟曾在西部高原自办慈善学校,守护草原孩童求学之梦。她的作品《酥油》《雪莲花》等曾屡获文学大奖,她还曾荣膺“安徽好人”“桐城市道德模范”等称号。她的丰富经历与真挚情怀深深打动现场的读者,读者们在沉醉其中的同时,更深深感受到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融入现代社会的魅力。

大皖新闻记者 许佳 通讯员 王贵宁

编辑 张大为